大家好(๑╹◡╹)ノ”我是醉舟,也是果子。读《未烬之火:一个建筑方仲永的生存报告》后有感,想提供一个不聪明的普通人的视角。2024年3月2日我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年来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乐;艰难不可避免,但我很幸福。
本科时很想养绿萝,在健身房的花盆里剪了几个叶子,放进空塑料瓶里水培,等它生根。每周,想起来的时候,我便端着它去厕所换水。
集体宿舍,一层有两个洗漱卫生间结合体,中间是两排洗手池,长长的水管连着十五个水龙头,水总是冰冷。洗手池左边是澡堂、右边是厕所。为什么是十五个水龙头呢?不知是人体模数还是建筑面积决定,但澡堂总要排队。
排队,四五个女人拎着洗澡篮和水盆,在充满水蒸气的湿暖空间里,一同等隔间里的人洗完,光着身子或裹着毛巾出来。我们相距很近,大都互不认识,大致心理距离很远,这也是宿舍集体生活给我的感觉。
我会读着纸质书排队,往往是豆瓣书店买的文学书。我擅长利用等待的时间,中学时排队吃饭会带着错题本看,堵车时也会听着歌耐心移动,不急不躁。水汽朦胧,纸变得有点潮湿,黑字让我欣喜。作家会不会是写完澡后写夜晚的诗?我希望作家们都会洗完澡在写作,因为我讨厌蓬头垢面的文字。
绿萝虽然有足够新鲜的水分,但几乎吃不到阳光,于是不怎么生长,只有一条根越来越长,两个月才勉强长一片新叶子。新叶起初蜷缩,颜色青绿,像买到新书的我,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名字的第一个笔画;后来叶子慢慢舒展,加入了稀少的叶片家族。
绿萝是宿舍里小小的自然浓缩胶囊,我心中有山崖和云雾、松树和石头,看到它,在高密度开发的城市和很多人的学校里,心里高兴。书桌上有电脑,它不能放在那儿,任何没有盖子的水平必须离电脑半米以上。它在我的床头,每天我想象自己是小猴子从梯子上爬上爬下,它就变成了一颗甜美的芭蕉树。那时我期待着能养盆栽的绿萝,离开不喜欢的专业和城市。
绿萝在的床头摆满了书,最厚两本是顾城的诗全集。有一首《台灯与路灯》,大意是台灯在有主人的房间里风雨不着,而路灯在满天星斗下照耀千万个过路人。
我正直地站着
不为自己谋求酬劳
更不为换一顶无聊的灯罩
去向哪个人躬身折腰
我的光属于千万人——
为他们照亮通向黎明的大道
————《台灯与路灯》
我想当浪迹天涯的那种“街灯”,想去很远的地方一个人冒险。但我也知道,冒险需要充足的准备和机遇,于是我期待着每一个机会,然后紧紧抓住,像攀岩者至于一块凸空间岩石。
我喜欢编程,一开始是发现只要程序正确,结果就会正确,不需要自行计算,神奇极了。后来学了更多,发现机器也存在局限,比如浮点数有精度缺陷,大型矩阵分解的内存问题,然后聪明的前辈发明了各种精妙的算法提高性能和准确度。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圣奥古斯汀说,幸福是对拥有之物的渴望;我拥有一台电脑和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我感到了幸福。
我想要一个人浪迹天涯和探险,再回到完全属于自己的家。我的自我太过完整和充沛,以至于无法容下另一个人参与。我需要宏大的空间施展拳脚,在知识和自然里如鱼得水。
但是,现实一度让我痛苦至极。我喜欢做饭和独处,在集体宿舍里这两件事都不可能做到。食堂的食物有乙基麦芽酚和预制菜的线索,图书馆和教学楼里有很多很多人,我在繁忙的城市学着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专业。高中时我想做自然语言处理,因为机器翻译很酷;大学让我迷失,因为专业离计算机或语言学都太远太远了。
我做编辑、翻译、评论人,坐空气浑浊的地铁又呼吸春天夜晚迷醉温暖的晚风去电影节和写字楼,觉得自己像个大人,又为家里给的生活费羞愧至极。养绿萝时我刚接触编程,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周末去咖啡店学代码;晚上要在10点前回宿舍,不然还得登记,于是我总会在黑暗的胡同里快步行走,偶尔看到坡屋顶上的小猫。
回到宿舍,又该洗澡了。“人生需要重复,重复是路”,在重复中我慢慢构思了出走的路线,我要去容得下我的地方。
我深知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我的优势在于能屈能伸、不达目的不罢休。别人的看法之于我就像杂草之于除草机,如果有人事物挡住了我的路,就径直碾过去;如果不在路上,也无需顾及。
我不爱跟别人解释我的选择,因为选择是权重各异的因子总和,三言两语难以说清,又不可能把我脑子里的权重文件分享给别人。草蛇灰线,不足为外人道也。
终于,我来到了理想的地方,学到了想学的计算机专业。这里当然并不完美,但是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养了大量的绿萝——一开始只有两盆,分别是黄金葛(Epipremnum aureum,又名花叶绿萝)和霓虹绿萝(Epipremnum aureum f. ‘Neon’),后来我用玻璃瓶水培了十余个,都长势喜人。我有厨房、让搬家时的我头疼的大量厨具,每天都给自己做营养丰富的美味食物。我享受用一横一竖两个显示器写代码和调试,课余时间写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和网站。我周末会开车几小时去远处的森林,爬山和欣赏各异的植物,路上新绿的小小松树闪闪发光。半工半读不再需要家里的钱。这里有很多彩虹旗和一些歧视,有很多工作和学习任务和一些美妙的瞬间。快乐比烦恼多。
朋友说,我是一个爱生活的人;我想,那些世俗意义上衡量的优秀标准,只是我最不起眼的优点。很可惜,为了找到一个容身之处,我要宣传那些不太在意的成就——学校排名、简历、实习经历。
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标和志趣,抛开那些目标和标签,我是谁、我愿意为什么斗争。当自然语言处理被大语言模型占据,当计算机专业找工作没有那么容易,我该做些什么和牺牲什么。
我喜欢数学、编程、自然、文学、网络安全,喜欢用科技帮助少数群体发声;为了可以做喜欢的事,我可以容忍很多东西——压力、枯燥繁琐的工作、异样的眼光。我开始更多地宣传我性取向和浪漫取向,写科普网站、演讲、做志愿者,当我经历漫长的一天回到充满绿萝的小屋里,我觉得十分幸福。